
活动中,志愿者们首先聚焦反诈知识普及讲解。他们结合近年来社区高发的诈骗案例,系统梳理虚假购物、冒充客服、虚假投资等典型诈骗类型,从诈骗分子的作案动机、实施流程到最终造成的财产损失,进行全方位剖析。讲解过程中,志愿者们着重强调诈骗行为的共性特征,帮助居民快速识别诈骗信号,为后续提升防范能力奠定基础。
随后,志愿者们开展反诈场景模拟互动。他们设置“陌生链接是否点击”“可疑转账是否确认”等贴近生活的模拟场景,引导群众结合自身认知做出判断。针对群众在场景应对中存在的偏差,志愿者们逐一分析问题所在,讲解正确的处理方式,让抽象的反诈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应对技巧,切实增强群众面对诈骗时的判断与处置能力。
为进一步强化宣传效果,志愿者们提供反诈工具实操指导。他们现场协助居民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,详细演示APP内来电预警、诈骗举报、风险查询等功能的操作步骤,确保每个人都能熟练使用这一反诈“利器”。同时,志愿者们还指导群众开启手机安全防护设置,从技术层面减少诈骗信息触达的可能性,筑牢数字时代的反诈防线。
为提升全民反诈意识,志愿者们从强化心理防线入手开展工作。他们深入剖析诈骗分子利用“贪婪”“恐惧”“从众”等心理实施诈骗的逻辑,揭示各类诈骗套路背后的心理操控手段。通过分享受害者的真实心路历程,让群众认清诈骗的心理陷阱,从而在源头上建立起对诈骗的心理“免疫屏障”,从意识层面实现从“易受骗”到“能辨别”的转变
活动最后,志愿者们开展反诈知识巩固答疑。他们围绕群众提出的“如何核实陌生信息真实性”“遭遇诈骗后如何快速报警”等问题,结合法律法规与实际案例,给出清晰、具体的解答。同时,志愿者们还提醒群众定期关注反诈动态,及时更新防范知识,持续提升自身反诈意识,真正实现从“被动防范”到“主动守护”的转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