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每一份生命都值得全力以赴。
聚焦国际罕见病日,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,是国际罕见病日。 2025年2月28日是第十八个国际罕见病日,主题为“More than you can imagine”,中文表述为“不止罕见”。在这一天,让我们超越疾病本身的认知局限,将目光聚焦于那些常常被忽视的角落,去关注罕见病患者群体。一、什么是罕见病?
罕见病,也被称为“孤儿病”,是指那些发病率极低、极为少见的疾病。世界卫生组织(WHO)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.65‰ - 1‰之间的疾病或病变。在我国发布的《中国罕见病定义研究报告》中,将罕见病定义为:新生儿发病率低于万分之一、患病率低于万分之一,且患病人数少于14万的疾病。据统计,中国罕见病患者群体总数或达2000万左右。截至目前,480多家医院登记了78万多例病例,婴幼儿为高发人群。2018年和2023年公布两批目录,包含207个病种。罕见病诊断难、误诊率高,诊疗与管理仍面临诸多挑战。
二、常见的罕见病有哪些?
中国于2018年和2021年分别发布了两批罕见病目录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制定的《第一批罕见病目录》中收录121种罕见病,而《第二批罕见病目录》则新增了86种罕见病。例如:白化病、血友病、视神经脊髓炎、尼曼-匹克病、Noonan综合征、成骨不全症(脆骨病)、帕金森病(青年型、早发型)、卟啉病等等。
三、如何预防罕见病?
01婚前孕前预防
通过遗传学咨询和筛查,可以了解夫妻双方是否携带相同的缺陷基因,从而评估子女罹患罕见病的风险。
02孕期产前筛查与诊断
主要通过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在孕期发现罕见病,针对高危人群的预防,即夫妻之前生育过患有罕见病的儿童,或者家族成员中有患罕见病,通过产前诊断判断胎儿是否患病,预防罕见病患儿出生。
03三新生儿进行筛查
通过对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,在孩子发病之前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,加强终生随访管理、药物控制。比如某些罕见病在发病之前药物控制效果非常好,那么孩子很可能像普通人一样健康成长。